对PLM系统中协作空间模块进行了增强定制,使其能充当社区交流平台,讨论组在此插件中被解释成论坛板块,里面的讨论用来承载发帖和回复
iBizPLM系统的runner开发仓库,含模型文件、前端页面web-runner和后台服务service-runner。iBizPLM开源软件全生命周期管理助力项目团队高效协作,轻松管理从需求到发布的每一个细节,充分汲取pingcode、ones、zentao、openproject等项目管理软件的核心思想,覆盖了软件生产过程中的产品、项目、文档、测试等领域。
iBiz产品生命周期管理(iBiz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简称iBizPLM)作为新一代的研发管理平台,其设计宗旨在于通过简化操作界面,实现研发管理流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及智能化,以此帮助企业加快研发进度。该平台充分汲取pingcode项目管理软件的核心思想,覆盖了软件生产过程中的产品、项目、文档、测试等领域。
iBizPLM知识库导出插件是一款专为iBizPLM系统设计的扩展工具,是用于将知识库中的页面信息导出为可存档格式的工具。
针对iBizPLM系统的前端功能增强插件包,采取Monorepo的方式管理,专门设计来改善用户界面(UI)的体验和扩展逻辑处理能力。这类插件使得iBizPLM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特定的工作流程和需求,提高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效率和灵活性。
iBiz产品生命周期管理(iBiz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简称iBizPLM)作为新一代的研发管理平台,其设计宗旨在于通过简化操作界面,实现研发管理流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及智能化,以此帮助企业加快研发进度。该平台充分汲取pingcode项目管理软件的核心思想,覆盖了软件生产过程中的产品、项目、文档、测试等领域。
基于强大的iBiz平台,iBizPLM经过精心开发,采用了前沿的软件技术架构,基于Spring Boot/Cloud的后端技术支持以及Vue实现的前后端分离。iBizPLM还根据MIT开源许可证发布,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免费获取、修改软件,并且有机会通过多种方式,定制满足自己团队特定需求的规则和管理模式。
作为开源项目,iBizPLM鼓励技术共享和社区合作的精神,激励用户投身于软件的持续优化和创新之中。这不仅确保了解决方案能够应对研发管理需求的快速变化,还促进了用户间的知识交流和协作,共同推进研发管理行业的发展。
iBizPLM划分为7大模块:

Caution
新安装脚本使用docker volumes 管理持久化卷,之前用相对路径做卷的用户谨慎升级!!。

进入plm/deploy/compose目录
git clone https://gitee.com/ibizlab/plm.git
cd plm/deploy/compose
$ cd plm/deploy/compose
$ docker compose -f docker-compose.yml --env-file .env up -d
# ARM64架构启动:
# docker-compose -f docker-compose-arm64.yml --env-file=.env up -d
# 如果使用开发模式,根据变量注释提示调整**.dev**文件内对应参数,将启动包含ModelingIDE和code-server的构型:
# docker compose -f docker-compose-dev.yml --env-file .dev up -d
等待启动完成访问
iBizPLM桌面端:http://localhost:30250/ibizplm-plmweb/
iBizPLM移动端:http://localhost:30260/ibizplm-plmmob/
了解更多请参考 deploy/compose/README.md
iBizPLM使用了现代化软件架构,前端技术使用Vue,后端技术使用Spring Boot/Cloud。




































iBizPLM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不同团队在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等维度的多样性。为了使iBizPLM更加贴合各种业务场景,系统提供了灵活的自定义配置选项,允许用户通过直观的界面操作来定制项目、看板和工作项。例如,用户可以自定义「任务」这一工作项类型的状态,创建新的任务状态并定义状态之间的转换逻辑。

iBizPLM旨在减轻用户的重复性和复杂的手动工作负担,引入了自动化引擎来处理这些任务。通过设定触发器和逻辑,用户可以灵活地创建自定义的自动化工作流程,这一系列的功能旨在让用户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造性的工作中。比如在创建新的「任务」工作项时自动设置其优先级为普通。
此外,上述描述内容属于应用内部扩展,我们也提供了应用外部扩展方式。应用外部扩展方式指的是在主应用之外开发并集成一系列独立但协作的小型应用程序或微应用,通过聚合完成整体业务的组装以增强主应用的功能或提供额外服务。这种模式可以带来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同时减少对主应用的干扰。
PLM业务扩展的核心目标是将iBizPLM转化为不仅仅是一个标准的项目管理平台,而是一个能够深入融合并支持具体业务流程与工作模式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进而帮助企业达到更高效、智能化的运营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iBizPLM团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定制开发工具和方法,使用户能够高度个性化地管理和优化自己团队的业务流程。这种定制化开发的方法论和工具集旨在赋予用户更大的灵活性和控制权,使他们能够构建一个真正符合自己团队特色的PLM系统。更多关于完整PLM项目开发,可以参考我们提供的详细指南和资源。
| No. | 日期 | 事件与版本 | 备注说明 |
|---|---|---|---|
| 1 | 2023-12-05 | 选型预研 | 国内外项目管理软件整理和对比 |
| 2 | 2023-12-10 | 业务分析、技术预研 | 业务分析、场景分析 |
| 3 | 2023-12-15 | 项目启动 | 项目正式启动 |
| 4 | 2023-12-15 | 业务模型与界面整理 | 梳理管理业务数据模型以及模型关系,界面表现和组件模型 |
| 5 | 2023-12-18 | pingcodeAPI整理 | 梳理pingcodeAPI,抽象共通性 |
| 6 | 2024-01-15 | V1.0.20240115 | 新增:测试管理模块 |
| 7 | 2024-02-08 | V1.0.20240208 | 新增:产品管理模块、项目管理模块 |
| 8 | 2024-02-29 | V1.0.20240229 | 新增:知识管理模块 |
| 9 | 2024-03-31 | V1.0.20240331 | 新增:工时管理功能、统计分析;增强:知识管理模块 |
| 10 | 2024-04-30 | V1.0.20240430 | 增强:测试管理模块、自动化应用等 |
| 11 | 2024-05-06 | V1.0.20240506 | 新增:基线管理、版本管理功能等 |
| 12 | 2024-06-11 | V1.0.20240611 | 新增:协作管理模块、后台管理模块等;增强:工时管理、资源分配 |
| 13 | 2024-07-26 | V1.0.20240726 | 新增:效能度量模块、业务化界面定制能力等 |
| 14 | 2024-08-28 | V1.0.20240828 | 新增:产品、测试、知识提供筛选器;增强:效能度量模块 |
| 15 | 2024-09-30 | V1.0.20240930 | 增强:效能度量模块、用例评审功能等 |
| 16 | 2024-10-31 | V1.0.20241031 | 新增:移动端;增强:产品需求、工单、测试用例业务化界面定制等 |
| 17 | 2024-11-19 | V1.0.20241119 | 新增:多人任务、工作项预警;增强:工作项工时统计等 |
| 18 | 2024-11-26 | V1.0.20241126 | 新增:混合类型项目管理;新建界面支持业务化定制等 |
| 19 | 2024-12-03 | V1.0.20241203 | 新增:附件预览;增强:仪表盘部件等 |
| 20 | 2024-12-10 | V1.0.20241210 | 新增:移动端认证集成;产品、项目关联等 |
| 21 | 2024-12-18 | V1.0.20241218 | 新增:职位管理、发布路线图等 |
| 22 | 2024-12-31 | V1.0.20241231 | 新增:产品需求跟踪矩阵、密码加密传输;增强:主题配置 |
| 23 | 2025-02-19 | V1.0.20250219 | 新增:应用市场、数据迁移插件、权限管理;增强:移动端菜单自定义等 |
| 24 | 2025-02-27 | V1.0.20250227 | 优化:远程插件加载、团队管理员相关权限等 |
| 25 | 2025-04-22 | V1.0.20250422 | 优化:相关界面参数;修复页面删除、代码表加载等问题 |
| 26 | 2025-04-30 | V1.0.20250430 | 优化:知识基线比对、用例相关界面元素等;修复工时查询、产品状态新增等问题 |
| 27 | 2025-05-14 | V1.0.20250514 | 新增:产品需求评审、自定义导入导出等;优化评审发送通知;修复权限相关问题 |
| 28 | 2025-06-05 | V1.0.20250605 | 新增:测试用例执行失败自动创建缺陷及界面优化、预估工时管理、评论置顶等 |
| 29 | 2025-08-02 | V1.0.20250802 | 新增:wiki、企业微信集成认证、知识库导出等 |
| 30 | 2025-08-09 | V1.0.20250809 | 新增:项目复制功能等 |
| 31 | 2025-08-29 | V1.0.20250829 | 修复:自定义通知配置、批操作参数等;优化普通用户工单相关权限、移动端人员插件等 |
| 32 | 2025-10-25 | V1.0.20251025 | 新增:GitLab插件;修复自动化规则查询条件点击报接口异常;优化工作项状态切换配置 |
特别鸣谢:我们丶的故事、XQ、文元、张萝卜、神乐爱吃醋、Krabs、miss 等QQ朋友提供的宝贵意见。
后续计划
1、全文检索、AI辅助等
2、OpenProject数据迁移文档、PingCode数据迁移文档、Jira数据迁移文档
二开插件是指在现有软件、平台或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定制化开发来扩展其功能或性能的插件。这种做法使得原有系统能够更灵活地适应特定的业务需求,特别是当标准功能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特定需求时。通过插件扩展,企业可以在不改变原有系统架构的前提下,增加新的特性或优化现有功能,以达成业务目标,了解更多请参考pfplugin/README.md。
iBiz团队为了让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高度定制化自己的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推出了一系列的工具和平台,包括IBizCentral、iBizModeling Studio和业务应用运行基座。下面我将用简单的话语来描述这些工具和平台的作用:
IBizCentral(企业中台构建解决方案):想象一下你有一个大工厂,需要不同的机器来完成各种任务。IBizCentral就像是工厂的管理中心,它允许你根据需要选择和配置这些机器(即插件),来满足你生产的需求。它能帮你从创建、开发到管理整个生产过程,自动生成所需的代码或程序,并且通过DevOps实现一键式发布和部署。
iBizModeling Studio(模型开发工具):这个工具就像是设计蓝图的工作室,让你能够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设计你的业务流程和应用架构。基于模型驱动开发(MDD)理念,它涵盖了从需求设计到业务开发、测试的整个开发周期。无论是简单的应用还是复杂的企业级系统,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被设计出来。它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了多种视角,比如管理视角、领域模型视角等,以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
业务应用运行基座:有了设计蓝图后,你还需要业务应用运行基座支撑这些设计好的应用。业务应用运行基座提供了通用服务能力,如用户认证、工作流程管理、任务调度等,以及应用运行基础设施,如:服务网关、服务注册与发现、服务配置、缓存、作业调度等,让你的应用能够顺畅运行。
简单来说,iBiz为用户提供了一整套工具和平台,从设计到运行,都可以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打造属于自己的PLM系统,就像是提供了一整套乐高积木,用户可以自由组合,打造出心中理想的“建筑”。
在选择学习对象时,pingcode界面设计和交互细腻程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不仅提高了用户体验,还展现了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关注。同时业务完整流畅让我们感到钦佩。一个业务完整且流畅的产品通常意味着对业务流程的深入了解和精心设计,这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体验。产品化可定制和可扩展性也是我们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定制化和扩展,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业务场景和需求变化。
同时,软件生产管理软件对于我们构建基于平台化模型的快速生产体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工业化稳定可靠的快速生产从来离不开有效可靠的管理,因此冲击软件生产管理对于我们团队来说是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如何让管理实际落实渗透入我们一直倡导模型化的软件生产建模中也是一个值得探索与投入领域,后续我们将会持续创新,引入AI辅助以及与iBiz建模平台深度集成,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打造软件生产管理一体化方案,与社区的各位分享高效可靠的生产模式。
我们团队对于pingcode项目管理软件项目团队表示深刻的尊重,并且我们坚定地致力于开源理念。在构建自己的生产方式和工具时,我们秉承着开放、透明的原则,并借鉴了原软件的精华。通过模仿、创新和开源,我们旨在向社区展示我们团队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实力,并与他人共享我们的成果,促进整个开源社区的共同进步。这也是我们对原软件开发者的一种敬意和回馈,我们愿意与他们共同致力于开源软件的发展与繁荣。

我们团队在开发过程中采用了自身搭建的模型驱动开发体系以及可视化开发工具,通过模型驱动开发,我们将抽象的业务逻辑和数据模型转化为可执行的代码,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和质量。我们的模型驱动开发体系不仅使得代码的生成更加自动化,同时也使得系统的设计更加清晰、可维护性更高。
配合可视化开发工具,我们的开发过程变得更加直观、灵活。开发人员可以通过图形化界面快速搭建系统框架、设计界面布局,并实时预览效果。这种可视化工具不仅减少了开发人员的编码工作量,还提升了跨团队之间的沟通效率,使得开发过程更加高效、协作更加顺畅。
我们的团队协作模式是高度协调和分工合作的体现,涵盖了平台工具团队、项目研发团队、技术模板团队、测试团队以及运行团队等各个方面。每个团队都发挥着自己的专长,共同为项目的成功交付努力。从去年2023年年底开始筹备开发,共10人团队花费3个月时间推出第一版面向开源社区。
平台工具团队为整个团队提供了可视化建模的标准工具支持。技术模板团队则负责为项目研发团队提供底层架构级的前后端应用框架支撑。这种支持不仅节省了研发团队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确保了项目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在项目研发团队方面,基于可视化建模与模板团队快速生成项目,并对应平台未抽象部分模型或个性化的需求进行插件化定制开发。这种快速开发和定制化的能力使得团队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项目的需求。最后,测试团队和运行团队则负责保证项目的质量和稳定性,他们与其他团队紧密合作,共同推动项目的进展和优化。
工具团队与技术模板团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不仅提供了标准化的工具和模板支持,还不断吸纳可抽象的业务构成模型,进行工具的改造与模板的升级。这一举措的目的是逐步将需要项目负担的投入大量开发的成本转化为稳定的模式化的建模成本,从而进一步降低项目构建过程中的人员成本,使项目过程得以沉淀。
通过持续改造工具和升级模板,团队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并且实现了在项目开发中的模式化和标准化。这不仅提高了开发效率,还降低了项目的风险,并且使得团队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市场的变化。
同时,这种沉淀的模式也为团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专注于创新和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将重复性工作转化为稳定的模式化的建模成本,团队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前瞻性的技术研究和业务创新中,从而进一步提升团队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模型是我们生产体系中的重中之重,他是业务的可持续承载的核心,软件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希望业务的发展独立与软件技术进行自身的迭代与繁衍,结合模型构建成果借助技术模板更迭来适应最新的技术特性与能力。同时我们将模型体系标准化,贯穿软件的从开发到生产阶段,让模型设计扩展能力下放到软件运行过程中,标准化模型体系带来一个不容忽视的优势,那就是模型变更可以回归于软件设计开发环节,完成闭环。
最后对以下参与的小伙伴发出衷心的感谢。
iBiz平台工具团队、iBiz PLM项目研发团队、iBiz技术模板团队、iBiz测试团队、iBiz运行团队